展览会与研讨会同期进行,第一天上午集中一个小时为展览会的高潮阶段,此后参观人员就非常少,因为研讨会和展览会是同步进行,中午展览会也关闭,所以造成了第二天上午过后大部分展位撤展。本人亲历会场,发现最受欢迎的依然是有”诱惑礼品”的展位,一个小保温杯使很多人像赶早市的老太太一样排起了长队。
本次展会分两个区, A区主要集中于出版机构,B
区主要集中于技术与应用方面的厂商。从此次展会能够发现点什么不一样呢?个人感觉RFID大行其道,据不完全统计,大约有7家厂商涉及宣传自己公司的
RFID,有大陆的,有台湾的,也有外国的公司。不知道是不是
RFID会在这两年会快马加鞭,逐步取代传统的条形码。由此联想到第七期《图书馆杂志》有一篇文章《
RFID技术——图书馆想说爱你不容易》,作者列举了RFID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,并认为图书馆应”十分审慎地对待这一新兴技术,不可盲从,更不可仓促上马,否则,其结果只会适得其反,危害图书馆的利益”。本文作者从
RFID技术在我国应用背景的角度,非常理性地(我认为偏保守些)思考了我们对待新技术(其实也不是新技术,只是新应用罢了)的态度。从文中的一些论点可以看出,人本和技术”蹦着走”是多么难,套用广告词,表达自己的意见:技术以人为本。
区主要集中于技术与应用方面的厂商。从此次展会能够发现点什么不一样呢?个人感觉RFID大行其道,据不完全统计,大约有7家厂商涉及宣传自己公司的
RFID,有大陆的,有台湾的,也有外国的公司。不知道是不是
RFID会在这两年会快马加鞭,逐步取代传统的条形码。由此联想到第七期《图书馆杂志》有一篇文章《
RFID技术——图书馆想说爱你不容易》,作者列举了RFID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,并认为图书馆应”十分审慎地对待这一新兴技术,不可盲从,更不可仓促上马,否则,其结果只会适得其反,危害图书馆的利益”。本文作者从
RFID技术在我国应用背景的角度,非常理性地(我认为偏保守些)思考了我们对待新技术(其实也不是新技术,只是新应用罢了)的态度。从文中的一些论点可以看出,人本和技术”蹦着走”是多么难,套用广告词,表达自己的意见:技术以人为本。
另外,A区出版机构占整个展会的比重不小,此次会议,《新华书目报》和《出版人-图书馆与阅读》加大了宣传力度,出版人推出了宣传号,旨在利用其出版界的影响渗入图书馆领域,但目前还很难看出刊物的定位,如果做成新闻性质的刊物,订阅量不容乐观,好在还有出版人自己固有的广告客户加以支撑。
研会和展会就像小贝和辣妹一样,取长补短,珠联璧合。没有展会的研会就像没有辣妹的小贝,少了些许大众娱乐色彩,从而经济上会大打折扣。以后年会可以在展会上投入更多的心思,以会养会,做出展会的品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