虽然如此,但学术期刊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起到难以估量的作用。有资料统计,世界上科技文献总量的75%是通过学术期刊发表的。由于学术期刊的特殊性,它产生的价值很难体现自身的全部价值,但如果学术期刊所刊载的内容转化为生产力的话,就会给国家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。
绝大多数的学术期刊靠国家行政经费支撑,并没有多大压力。近年来,很多学术期刊或主动、或被动、或直接、或间接地进行改革,使之进行市场化运作。主要表现为:
……
虽然学术期刊的运营有多种方式,但目前我国的学术期刊大多停留在以发行为主的运营阶段。由于学术期刊都依附于某一机构,即使运营较差,也很难根据市场规律自生自灭,从而造成了很多期刊苟延残喘地运营,学术性不高、学术腐败严重。
学术期刊经营的一个很大误区就是专业与产业的脱离,“知识就是力量”,但刊载众多“知识”的学术期刊怎样将“知识”变成实实在在的“力量”呢?我们不能够仅仅是刊登几篇所谓重要的学术文章,也应该转变观念,多关注与专业有关的产业发展,用理论指导实践,用实践丰富理论。我国学术期刊经营的发展瓶颈还很大在于编辑队伍老化,开放性、创新性的思维和态度不够,闭门造车,只重视“知识”,不考虑“力量”。同时,原来被用作图书馆采访期刊的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》等期刊评价体系被人为地滥用和扭曲,学术功利化尘嚣日上。在这种环境下,造成了大量人情稿、关系稿,学术期刊的路将会越走越窄。
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,使得电子期刊方兴未艾,很多期刊慢慢都会转向网络出版。如果学术期刊电子化以后,能够通过点击率更好地进行读者统计,比如什么类型的文章受欢迎程度高,什么栏目建设有待加强等,从而更加客观地对刊物进行定位。如印刷版学术期刊《Information
Research》自1998年起开始改为纯电子学术期刊《Information Research:
An Electronic
Journal》,发行成本降低,影响更大,已经被很多传统的学术期刊所采用。2004年,Elsevier在互联网的收入约20亿美元,其中超过1/3是电子资源收入,而在今后几年,电子资源收入将会超过一半。除了降低成本和影响更大之外,网络的普及性也使得更多的广告用户投入到电子期刊中来。
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第44章第二节中,第一次对数字出版做出国家级规划: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,发展现代出版发行业,积极发展数字出版,重视网络媒体建设。面对来势汹汹的网络冲击,我们的编辑部准备好了吗?
扯在北京世界期刊大会举办在即